双春年有哪些年份
2023-02-06 15:03:15 来源:网络整理
双春年距离比较近的双春年有:2006(闰七月小)、2009(闰五月小)、2012(闰四月小)、2014(闰九月小)、2017(闰六月大)、2020(闰四月小)、2023(闰二月小)、2025(闰六月小)、2028(闰五月小)、2031(闰三月小)、2033(闰冬月小)、2036(闰六月大)、2039(闰五月小)、2042(闰二月小)、2044(闰七月小)、2047(闰五月小)、2050(闰三月大)、2052(闰八月小)。
双春年,即是指在一年之内出现了两个立春节气。双春年是中国纪年历法中出现的独特现象,其实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的“阴差阳错”造成的。
阳历,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,地球公转1周为1年,分12个月,算做365天(闰年则有366天)。 阴历是按月亮盈亏变化的规律制定的,以月球绕行地球1周为1月,一年为12个月的一种历法,实际天数为354天。
中国的历法就是结合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的。这样,在阴历和阳历之间就出现了11天的偏差,于是在阴历中出现了“闰月”,来解决阴阳历中出现的时间差问题。
双春是指,阴历一年中将有两个立春。中国传统历法农历是种阴阳合历:“阴”是指其历月以朔望月(平均长度29.5306天)为基础,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日;“阳”是指其历年基本根据回归年,以每年“立春”前或后的一个朔日为岁首正月初一(即春节)。夏历平年12个月只354天或355天,个别年份只有353天;有闰月的年份13个月有383天或384天,个别年份长达385天,可包含25个节气,这样年首年尾就各有一个“立春”,成为双春年。
双春年则一般在闰月年出现。按正常月份的话,阴历年中有二十四节气,二十四节气更替一轮后,进入下一年的节气更换中。但由于闰月的存在,则使下一年的立春节气出现在这一年的尾巴上。因此出现“双春年”的现象。其实,这是中国现行以大年初一作为新年开端的习俗制度造成。而在古代,人们都是以立春作为新一年的开始,所以古代并不存在现代的“双春年”之说。“双春年”只是阴阳历“置正”造成的结果,是历法节气自然的产物,本身与吉凶祸福无关的。
若想了解更多传统节日,了解其由来风俗寓意,传统节日查看更多。
